如履薄冰的回收企業

2017-09-04 10:16:36 nie 32

多年來世界環境組織部門一直在強調環境的污染對于人們以后生活的影響, 想要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更是要落實到現實中的實際操作上來,從前段時間國家調查進口“洋垃圾”的事情來看,我國已經慢慢在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這個事情。

  借助國家政策的有利條件,正規的廢舊電子回收企業局勢大好,可是現實是表現的低調,生產中很能看得到他們的身影。廢舊電子回收行業迎來了自己的一片曙光,但是每一步也是如履薄冰,極其艱難。

huishouwuran.jpg

廢舊電子回收處理的企業就像一個“圍城”一樣,城外的人想進來,城里的人想出去。表面上年電子回收企業是一個吸錢的企業,回收回來的電子怎樣都能賺到錢,是現實卻相反,很多電子回收的企業都是入不敷出,還要靠政府的補貼才能正常運轉,真正能夠做到自主盈利的企業少之又少,回收成本高,上報補貼慢,讓這些電子回收企業運轉起來也是履步為艱。這讓這些電子回收企業很是為難,做還是不?怎么?都是問題!

   在回收回來的電子產品中不乏一些大件的電子產品,而拆解這些電子產品的過程中企業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拆解要耗費很多人力和財力,并且還要專業的人員才可以,企業要運轉,就要準備各種資源。另一,拆解完之后得到的原材料的再生資源出售時受市場限制影響很大,銅的價格最低時4萬元一噸,最高時9萬元一噸,如果出售時價格太低,甚至不能收抵購時的成本。所以有很多企業因不堪重負退出這個平臺。

     所以,回收企業想要成長與快速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前行。